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营推广
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发布时间:2025-04-05 18:31:36编辑:游山玩水网浏览(58)
只是寿命使用长短的问题。
在今年4月于苏州召开的一个中英能源论坛上,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蓄热技术和光热电站经济成本的制约,提高了光热发电的难度。问题在于,符合以上日照和用地条件的地区,大多在西北西南,水源相对匮乏,虽然光热发电也可以采取空冷的方式进行冷却,但成本会高出很多。
因为光热的成本不容易降低,除非造出更便宜的反射镜,甚至改用更便宜的材料。这就意味着前期有大规模的投入。比较而言,同等规模的光伏发电站则需20多亿元和4万元/KW左右。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光热确实有可能击倒光伏。超越光伏、替代光伏……一时间,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亲姊妹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摆在了竞争台上。
光伏发电由于是利用多晶硅电池等载体把光能转化成电能,所以对传统电网的调控能力考验很大。光伏和光热发电各有优劣势,我不认为谁将替代谁,未来两者更多是并存的,有各自的应用领域。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在全球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当下,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方面已经明显加快了步伐。
其中,日本国内太阳能内需出货量达到212.418MW。而日本太阳能制造商夏普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从2000年到2006年一直位居全球首位。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则指出,此次日本政府拟推出的全部收购制度不仅逐步扩大收购对象,由太阳能发电扩大到其他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而且也将惠及企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3月日本住宅用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达169.98MW,年增率达3.07倍,占日本内需出货量达8成。
进入2010年日本光伏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还在持续。为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二氧化碳减排,日本经产省拟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全部收购制度。
这一点也预示着未来日本家用太阳能光伏市场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工业等领域光伏市场的潜力也将被挖掘出来,进而带动日本光伏市场整体容量的进一步扩大。而最先从太阳能发电领域实施全部收购制度,也可以看出日本对这一产业的重视程度,而这当然也与日本光伏产业雄厚的基础,以及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截至2006年底日本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60MW,其中户用光伏系统的安装量达到36万户,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54MW,位居世界各国之首,成为光伏产业的领头羊。本次拟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全部收购制度,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1997年日本太阳能累积发电总量达91MW,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此后这种趋势一直延续。针对太阳能发电的全部收购制度拟从2011年开始实施,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全部收购拟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实施。今年1~3月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总出货量达525.787MW,较2009年同期成长115.2%。全部收购制度不仅拟逐步扩大收购对象,由太阳能发电扩大到其他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而且也将惠及企业
呼和浩特光伏产业形成了集聚效应,成为全国多晶硅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据介绍,呼和浩特周围有丰富的优质高纯硅矿资源,储量大,品质高,大部分矿床硅矿石品位达到97%以上,属于世界上优质的多晶硅生产原料,适合发展多晶硅产业。
引进100MW非晶硅薄膜电池。正如打造‘中国乳都有伊利、蒙牛两大企业作支撑一样,呼和浩特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必须有光伏巨头作为发展基石。
呼和浩特市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800小时~3100小时,日照百分比率为56%,是全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又一高值区,适合大力推广光伏应用。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达2100MW。继成功打造中国乳都之后,呼和浩特又在向成为中国新能源之都迈进。电池片、电池组件实现产能1000MW以上,电池片转换率提高到20%以上。目前,已建成内蒙古神舟硅业太阳能光电建筑100KWP光伏发电项目。雄心勃勃的规划2009年6月,呼和浩特市发布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力争在5年到10年内,继续引进相关企业,打造从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系统集成等完整的产业链,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继成功打造中国乳都之后,成为中国新能源之都。
这些项目计划2010年全部建成投产。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崔容强教授认为,太阳能产业将领军未来,到2050年以后,全球光伏发电将占到总发电量的50%。
据悉,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期1500吨多晶硅项目、内蒙古晟纳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1000吨太阳能电池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已投产。在此次洽谈会上,已有3家国内知名光伏企业达成投资意向。
具体的投资额现在不好说,但是按照这些企业将近10年的长期投资看,投资额将非常可观。7月16日至1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二届中国(呼和浩特)光伏发电研讨会可谓嘉宾云集,包括无锡尚德、阿特斯、江西赛维、林洋等在内的光伏巨头公司悉数参加。
在呼和浩特市光伏发展规划中,还提出构建2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引进扶持1到2家产值百亿元、5到10家产值十亿元以上的光伏企业,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已列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并拟开工建设的项目有内蒙古神舟硅业基地1MWP并网光伏发电站项目、香岛生态农庄(园区)金太阳工程以及内蒙古日月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陆多晶硅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共6.1MWP。届时,光伏产业的环境效益巨大,每年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10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80万吨、二氧化硫9300吨、氮氧化物8100吨。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强劲推动下走上了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产量已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光伏生产国之一。
实际上,呼和浩特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的道路面临多重考验。即便如此,呼和浩特似乎雄心不改,并出台一揽子优惠措施强力推进,包括行政审批、用地优惠、税收优惠、融资服务、太阳能屋顶计划财政补贴等。
在建的项目有金山开发区5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0MW~1000MW单晶硅、硅片的项目和内蒙古大陆光伏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00吨多晶硅项目开建。
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3。太阳能发电示范城市初露端倪2007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提出大力发展高科技的太阳能光伏材料产业。
呼和浩特市招商局规划科副科长安伟说,这一战略的提出是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一位专家在此次研讨会上说。内蒙古日照资源属于一类和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多晶硅实现产能3万吨以上,硅片4000MW。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多晶硅材料为主,单晶硅、硅片、组件产业相配套的光伏原材料制造产业集群,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太阳能发电示范城市。面临多重考验在研讨会上,多数专家对光伏产业的前景极为看好。
呼和浩特市政府则对此次会议寄予厚望。然而,不得不提到的是,目前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之说也在业内广为传播。
在国际市场,受欧洲等光伏产品主要应用国家政府补贴减少的影响,产品出口前景难料。此外,该战略还包括风力发电及设备制造、生物质能、沼气等其他新能源产业。